《告别》的有情天
王征宇 于 2020.03.06 15:17:04 | 源自:北京日报 | 版权:转载 | 平均/总评分:10.00/10

去年秋天特别长。栾树、银杏、红枫,在柔和的秋风里一层层掉叶,树身一天天薄,而非西北风一夜刮过,只剩光秃秃的树干。如十八相送——你走得很远了,那人的目光依然追随着,尽是不舍。让我想起海顿的《告别交响曲》,末乐章的结尾,乐手次第离开,乐器一把把减少,音乐一点点变弱,直到曲终人散,剩下空荡荡的舞台。

弗朗茨·约瑟夫·海顿,我们亲切地称他为“海顿爸爸”。他的音乐典雅、规整、晶莹、灵动,基调明快又平易近人。有“交响曲之父”美誉的海顿,温和又幽默,这样的天性在作品中可见一斑。他的《惊愕交响曲》突然间爆发的强烈乐音是为了“狠狠地将打盹的贵族们吓一跳”;《奇迹交响曲》因演出的时候有一盏吊灯掉下来,现场观众无一受伤,海顿灵机一动命名。想象这部匠心别具的《告别》,200多年前首演时观众的惊讶,应该不输于我们第一次看到行为艺术吧。如此别具匠心的创作,还流传着两个温情融融的故事。

海顿当年在匈牙利公爵艾斯德哈吉宫廷中任乐队长。1772年的一日,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乐队,这意味着乐手们面临下岗,大家都惶恐不安。1732年出生的海顿此时已人到中年,为公爵服务也有十多年,听到消息后也是非常失落。想请求公爵保留乐队,却又不知如何开口,就创作了这部交响乐。海顿亲自指挥乐队演奏此曲。在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,大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等待全曲终了一起离开,而是按照乐谱所示,完成自己的声部后,即吹熄面前的蜡烛离开:首先是第一双簧管和第二法国号吹熄了谱架上的蜡烛,拿上乐器离开。不一会儿,低音管也退去了,接着第二双簧管、第一法国号和低音提琴也相继默默离去,舞台上越来越冷清。随后大提琴走了,小提琴也跟着退去,中提琴也不见了。最后只剩下两位第一小提琴仍然留在台上,面无表情地用微弱的琴音把最后一段旋律演奏完,也吹熄蜡烛离去。公爵看了大为疑惑。海顿向公爵道明了大家的心声,公爵最终打消了解散乐团的念头。

另一种说法是,1772年夏天,公爵拖儿带女来到位于郊外的艾斯特哈萨宫避暑,当然随行的还有他的乐队。那年夏天在郊外的宫殿耽留的时间特别长,不能回家的乐手们难免思念妻儿。但慑于公爵的威严,不敢去告假,只能求助于海顿。海顿一方面不能得罪公爵,另一方面也深切体会大家的心情,于是构思了这部《告别》。第一乐章是欢快抖擞的快板,接着第二乐章柔板主题轻盈明亮,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洋溢着欢乐和幽默感,到了第四乐章悲切而急速的曲调,在中途骤然平静下来,且越来越宁静,紧接就是第五乐章,乐手们按预先安排逐一告别……戏剧性的编排让公爵领悟到了其中的寓意。故事很圆满,作曲家的机智为大伙赢得了假期,同时也让公爵领略到不凡的音乐新思潮。

从这两个故事可看出,海顿对队员倾注了家长般的关爱,就像爸爸;而那位尊贵的公爵,也并非高高在上不通人情。

请评分
1
2
3
4
5
6
7
8
9
10
03
"海顿对队员倾注了家长般的关爱,就像爸爸;而那位尊贵的公爵,也并非高高在上不通人情"
此帖使用MAC提交
发表于2020.04.22 01:06:32
1
提示
本贴不可匿名回复,回复等级为:1 ,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
回复
验证码
481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,不得已而为之
表情
正文